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5-04-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杨辉;马海倩;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大理大学学报;2018年03期

刘柏林关于定、状、补语的语义指向问题[J];语文学刊;2002年05期

段宝和;关于定、状、补语的语义指向问题[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尚福娟;浅析补语的语义指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12期

李谱英补语的语义指向[J];广西教育;1995年04期

孙兴智;汉英副词方式状语语义指向对比分析及教学意义[J];才智;2011年26期

欧阳云状语、补语语义指向的异常情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辛丽娟浅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类型[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陆梅;对外汉语教学中“又”和“再”的对比分析[J];群文天地;2012年10期

10

万春梅;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11

张豫峰“得”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2

李敏;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析[J];语文知识;1996年07期

13

陈千云;对外汉语教学的数量短语作修饰语中歧义格式的语义指向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4

陈小曼;基于语义指向分析的“得”字句英译研究[J];外国语文;2013年05期

15

杨朋飞;基于语义指向理论的动结式分析[J];语文学刊;2022年05期

16

郭萌萌;戴红亮;傣汉对比视角下的傣语后置状语翻译[J];民族翻译;2020年06期

17

卢英顺;语义指向研究漫谈[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18

张帆;层次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年24期

19

李侠;语义指向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操作方式[J];理论界;2013年06期

20

夏艳;比较补语的删略对汉英句法结构和语义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1

周刚语义指向分析刍议[J];语文研究;1998年03期

22

尹世超;结构关系与语义指向[J];语文研究;1988年03期

23

郭忠文;“V+好+N”结构中语义指向问题及原因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24

张苗;汉语语义指向问题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09期

25

余丽华;浅谈语义指向理论及其对中学语文中歧义句教学的启示[J];创新时代;2017年10期

26

葛林姣;数量短语作定语语义指向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3期

27

赵世举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探[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8

汤建军,廖振佑古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兼论向心结构理论和传统状语理论的局限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9

谢婉欣;语义指向分析在对外汉语副词辨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年10期

30

艾觅;从格语法到语义指向分析法[J];今古文创;202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任月明;动结式“v完”的语义句法分析及教学应用试探——基于语义指向分析法[A];2020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三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0年

解明静;对外汉语综合课带“得”补语教学顺序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喻洁;“再说”和“何况”用法及异同考察[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汉语形补结构初探——对“形容词+得+补语”结构的个案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浅谈[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亚琪;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A];2023年第九届中国陶行知研究座谈会论文集[C];2023年

马明月;浅析弗兰德斯互动分析量表对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影响——以北京语言大学杨楠老师的《成功之路起步篇》为例[A];2023年第三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3年

郎雪彤;《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近二十年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软件的可视化分析[A];2023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六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3年

10

刘欣;复句的分类方法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析[A];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C];2022年

11

官品;王仟;重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1)[C];2022年

12

吴梦婕;浅议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的不足[A];对接京津——产业发展 教育事业论文集[C];2022年

13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回声话语研究——以泰国线上语言班为例[A];第十二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十五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2年

14

郭珊珊;SPOC翻转课堂教学在实践性知识学习中的应用——以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5

赵青靓;传播学“5W”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推广探究——以川茶文化教学为例[A];《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三辑[C];2020年

16

郭奕娴;基于数据库的对外汉语教学本位研究[A];2021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四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1年

17

张晓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本位”教法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0)[C];2020年

18

陆俭明;汉语走向世界要解决三个问题[A];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C];2019年

19

王春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A];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C];2020年

20

李洪萍;牛会娟;彭春容;张红霞;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中草药文化[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四)[C];2020年

21

刘洁;牛会娟;基于新媒体的对外汉语教学[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四)[C];2020年

22

赵才美;刘洁;四川方言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思考[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五)[C];2020年

23

李雨露;刘洁;英汉动物习语的差异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A];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六)[C];2020年

24

刘畅;培养学生细致有序审题习惯 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优质课堂[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25

唐四保;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年

26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小游戏[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五)[C];2016年

27

王俊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C];2016年

28

张立;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小台阶、多层次、高复现”[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年(试刊)[C];2009年

29

第十一届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18期)[C];2013年

30

杨翼;《对外汉语教学的成绩测试》[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18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7条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年

孙姃爱;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年

刘忠;性质语意理论的提出与自然语言理解及其实现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李林泽;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西南大学;年

郑众;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动态照应研究[D];山东大学;年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年

林志永;韩语状语与汉语“得”字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对应及关联分析[D];浙江大学;年

阮氏明庄;汉越附加语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年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年

10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年

11

结果补语语义指向_指向语义结果补语是什么_指向语义结果补语例句

郭晓红;《战国策》形容词研究[D];武汉大学;年

12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年

13

黎意;汉藏语述补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年

1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年

15

奥莉娅;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年

16

马婷婷;现代汉语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年

17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年

18

曲抒浩;基于标记论的现代汉语状补应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年

19

秋兰( );《老残游记》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年

20

阮氏清水( THI THANH THUY);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21

徐采霞;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年

22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年

23

武氏琼妆(VO THI QUYNH TRANG);现代汉语、越南语多项状语连用语序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24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年

25

罗翠贤(La Thi Thuy Hien);汉越语形容词作状语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年

26

郭强;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加工与心理理论关系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27

张丽;《朱子语类》中的“把”字句研究[D];吉林大学;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0条

程丽丽;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年

吴东海;汉语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年

刘晓宇;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交通大学;年

吴涛涛;责备义副词“总(是)”、“老(是)”、“就”、“才”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年

武丽伟;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年

何俊蓉;现代汉语“逐+量词”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年

周丽丽;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年

潘梦;英语形容词的汉译策略:《穿越旷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年

焦萍;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大学;年

10

傅婧祎;语义指向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D];黑龙江大学;年

11

杨亚梅;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大连外国语大学;年

12

周青;汉英翻译中修饰语的语义指向变换研究[D];南京大学;年

13

明琴;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年

14

李一鸣;对取得类双宾语结构基于语义指向方法的验证[D];山东大学;年

15

夏艳;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科技大学;年

16

李林峰;“暂时类”词的内部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年

17

匡艳;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年

18

陈雅婷;面向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年

19

张翠玲;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年

20

杨传艳;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年

21

李晨晨;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年

22

黄魁;“V_1P+V_2+R”结构句法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年

23

邰飞;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年

24

于准;汉语“可能”的表达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年

25

谢美婷;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年

26

张钊;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年

27

林佳锐;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年

28

孙岚;能否式“V得/不C”的多视角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年

29

许恺恺;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年

30

罗作勤;述补结构的语义指向考察及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兰州交通大学 白莉;中西数字文化对比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N];山西科技报;2023年

吉林财经大学 李谷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N];吉林日报;2021年

记者 蒋黛;汉语“走出去”准备好了吗?[N];西安日报;2016年

记者韩晓玲;湖北对外汉语教学热起来[N];湖北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本报记者朱文琴;继续发扬优势办出特色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N];光明日报;2002年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张保淑;李润新:醉心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殷泓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11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2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13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4

本报记者韩晓东;全球“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匮乏[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5

实习记者楼玲令;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质量有望改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6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王莉;以语言互通促文明互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

17

本报记者 陈璐;网友热议两会国际话题[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8

见习记者 刘佳;各显神通的“汉学家”[N];天津教育报;2009年

19

本报驻京记者 陆静斐;对外汉教,成功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5年

20

记者 梁山;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Windows server 2016 安装sql server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